我与公司共成长
1993年,台州高速诞生,0岁,我23岁。
这一年,无论对个人、公司,还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台州,都是不同寻常的一年。
这一年,浙江省首家以股份制形式承建基础设施建设的企业——台州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这一年一条连绵的高速大道从台州起步通向省会杭城。
这一年,我刚从校园里出来,迈向社会,初入职场。如那个年代大多数的freshman,对于自己的职业和刚刚加入的崭新的公司,我并没有太多的认识,更谈不上未来的规划。初入职场,做的是办公室打杂的小文员。“泉井洋村”那栋小三层楼,一楼是车库、实验室和堆场,二楼和三楼的一半是台州高速建设指挥部的办公室,三楼最里边的三间屋子就是我们所有人聚集办公的地点。一个大办公室,密密麻麻背靠背、头挨着头摆了六张桌子,除开老总,十六个人共用一间办公室。像我这样的新鲜人,是没有办公桌的,连个小板凳也没有。那时候大家总是很忙碌,但总是很快乐,没有人计较谁做得多或是少,也没有人计较谁拿的钱多还是少。没有办公桌就几个人合用一张,没有椅子板凳,就趁其他人外出办事时挨一下椅子,喝口水歇一气。
那十年我看到了很多:管总的沉稳,胡总的严谨和平易近人,周凡老师的面面俱到,高总的谋划和拼命,徐瑞大姐的麻利爽朗,周文新老师的文采斐然,何优凤大姐的仔细认真,楼下工程部的那些工程师们更是没日没夜地泡在工地上,一个个黝黑精瘦的。
那时候最大的感受是整个公司的人是“不怨”的:条件再简陋,不怨,工作再苦再累,不怨;收入再低再穷,不怨。
从泉井洋村到城南下埔,再到巾山中路一号,台州高速公路建成了,通车了。公司从小到大,成长了。而我也从一个“不明”自己未来的小职员,经历无数个岗位,渐渐锻炼成为一个秉承了公司的文化,勤奋、踏实、兢兢业业的工作者。
2003年,台州高速十岁,我33岁。
公司发展进入第二个十年,2003年至2012年的十年中,公司不断创新思路、挖潜增效、规范管理、服务股东,实现了公司全面、快速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企业从建设管理型向经营管理型的成功转型。
这十年,公司比前十年的艰苦创业期经历了更多的风雨和波折:个别股东对公司的不理解,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周边替代的交通路线陆续开通,各项免费政策相继实行。面对种种困难和不利因素,公司“不避”、“不退”,不躲避问题,不向困难退让,不断在抓好主营业务、全面启动房地产项目的同时,积极寻找“基础性、资源型、环保型”的投资项目,继续向其他行业拓展;公司还制订了三个五年计划,描绘十五年发展蓝图,用十五年时间初步建成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实现做强、做大、做精,努力将公司打造成基础性、资源型、环保型、房产品牌型、资本资产运作型的百年企业,从而实现“二次创业”,创造新的辉煌。公司用实干得来的辉煌业绩向社会、向股东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赢得了众人的尊重。
33岁的我,从普通员工首次成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从独善其身开始学习如何管理好自己的部门,带领自己部门的员工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向着公司的目标一同迈进。股权部要求的是严谨、守密,出的每一份报告必须准确真实,做的每一笔交易必须准确无误,要求我们站在公司立场,与公司保持一致,始终维护公司和股东的利益。一线收费所,着眼点则更多地在于如何执行好公司的制度,管好自己的人,用好自己的手和眼。用好自己的手,指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将过路费一笔笔地收进来;用好自己的眼,是要在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绝不放过任何偷逃行为和其它有损公司利益和形象的事。一线站所,人多,性别年龄结构参差不齐,难免有很多的纷扰琐事。如何调和矛盾,引导众人合力朝着公司指定的方向和道路走,考验和锻炼了协调能力和管理智慧。
这个十年,我学会了“不争”和“不躁”。不争的是个人名利,不躁的是个人情绪,无论众说纷纭,始终把员工的进步,工作的顺利开展放在前面,始终保持不骄不急不躁的态度,保持公平公正地做事待人。
2013年,公司20周岁,我43岁。
收费年限剩下不到十年,社会对取消收费公路的呼声越来越高,有人说我们已经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正如林广祥董事长所说:只有夕阳企业,没有夕阳产业。
收费公路主业的竞争靠的是服务的竞争。有人不以为然地说“窗口服务好又不会给公司增加收益”,这样的想法反应在工作中就是对公司三年文明服务提升活动不理解,也反映在工作中出现自满情绪,活动停滞不前。我们一直给所里的员工灌输这样的观念:文明服务好不直接带来收入,但好的文明服务会给公司形象增加附加值,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愉悦感。事实上,从我们一线员工的反馈中,我们也体会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好处。受到社会的肯定,得到公司领导的鼓励,员工也从最初的被动接受公司要求到主动要求自己做好,整体工作氛围有了明显的改善。我们对自己说:永远把目标定得略高于我们对自己的估计,那将会发挥我们的潜力,促使我们做得更好。
进入第三个十年的台州高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要求,转型升级不是掉头转向,而是靠创新提升。创新的关键在于具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和踏实肯干的员工队伍。三次创业,要靠我们“不止”的精神,靠我们优秀的团队开拓创新,务实求效,永不止步,把我们做的每一项事业做精做好。
郑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