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百态 |
发布日期:2008-02-15 |
来源:
|
浏览次数:3642 次 |
|
出租车百态
由于工作的暂时变动,有些日子必须早晚奔波于临海至椒江的路上,于是跟TAXI(出租车)也有了更多亲密的接触。 众所周知,自从台州市搬离临海之后,便大量衍生了临海至椒江的专线出租车。二十五钱一个客人,坐满四个客人便出发,直接送到目的地,比公交车方便多了,情愿花点小钱图个方便的客人也就多了。我家离出租车密集的大转盘不远,每每经过这里,就会皱起眉头,且不说一溜横七竖八的车子阻碍交通,一有行人经过,总能看见他们一齐箭步上前,你争我抢,拼命地拉住客人的胳膊往自己车内拽。其激情态势绝不亚于饥荒年代抢粮的高昂澎湃,被抢者受此待遇,陡地身价倍增,往往进退两难,不知该向哪只胳膊靠拢,于是常有争吵,甚至发生殴打事件。 我坐过一次夜车,其恐惧程度终生难忘。那一晚跟朋友一起从椒江聚会回来打的,从出发至临海一共用了二十分钟,平均时速均在一百码以上。我坐在后面,一只手紧紧握着扶手(下车后手心都肿了,估计这扶手也被我捏得乌青了吧)一只手紧紧抓着朋友的漆盖,朋友知道我的经历便拍拍手安慰我:“没事没事,都这样的,放心吧”。都这样?都这样玩命吗?我不知道车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任凭瞪大眼睛,只有漆黑一片,弥漫着黑洞一般不知名的恐怖。一路上风驰电掣,冲向无比漫长的恐惧。那一刻,这二十分钟犹如两天,每一分钟都难熬无比。 此后,有很多日子,在市区我也不敢坐出租车,宁肯坐黄包车或者步行。不过后来有一次,我坐上了一辆堪称礼仪模范的出租车,驾驶员五十多岁了,姓张。老张头发花白,坐在位置上,安全带稳稳地绑在身上,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出租车驾驶员系安全带,不由好感大增。车子起动不急不缓,不抢车道不闯红灯,红灯快亮了,他缓缓地将车子停下,在这样稳稳当当的车上,坐着好舒坦。老张说自己开车已经二十多年了,老了,不比年轻人,开得飞快其实也不过相差几分钟而已,又何必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呢?不过他也说自己这样不紧不慢地开车一天也挣不了多少钱,眉宇之间有一丝疲倦和无奈。我向他要了一张名片,可是,第二次呼他的时候便被告知手机号码已不存在,想必已经退休了吧,如他自己所说,象他这样不慌不忙地开车又如何拼得过街上那些速度奇快横冲直撞的年轻司机呢? 这一次是上午去椒江,这一路,剪小平头的小伙子两手握两只手机,一路上忙乎得要命,“哦哦,马上来接你。”“喂喂,那边有一个客人,手机号码是XXX,在十字路口等,你快去接。”……总之业务之多令人目瞪口呆,耳不暇接。一手接电话,一边按号码,后来得知,现在好些出租车自己联网,互相照顾生意,这么一合作,生意自然也好得出奇。不过,这厮开车技术也好,掌握一个中心四个基本“不”原则,中心原则是保证生意不落,方向盘基本不握,前方道路基本不看,车速基本不减,刹车也基本不用,前方有情况,呼地一下打一个方向就过去。坐在车上犹如行船,左颠右簸,这肠胃也就翻了个儿。经过这一翻颠簸,提着尚未谋杀成功的小命,我发誓,这临海至椒江的出租车坚决不坐。 只是,这誓言没几天又因特殊情况给破了。这次,运气奇佳,遇得难能一见的稳当的哥。龙心大悦,一下车要了一张名片,阿勇,临海人。第二天一大早就便打电话给他,阿勇还没拉到一个客人,我是第一个,于是坐在他车上等候。车子停在大转盘的三角区,旁边靠着十来辆出租车,阿勇停好车,也加入了拉客的行列。这一天清晨极冷,司机们三两聚在一起,点一根烟,跺着双脚,眼睛不停地四处搜寻,一有行人走过,他们便蜂拥而上,拉到客人便兴高采烈地让进车里,拉不到的也不气馁继续寻找目标。很明显,耐性子的阿勇比不过那些生龙活虎的小伙子,凛冽的寒风中,他佝偻着背,缩着双手,瑟瑟发抖着四处奔走却总是慢了一步。大冷的天毕竟僧多粥少,他一次次地随大家一起簇拥而上又一次次地空手而归,有好几辆出租车都已经开走了,他的车上还是一个孤零零的我。抽空时,他会偶尔瞄瞄车里,有点焦虑有点担心,生怕唯一的客人也跑了。 外面每个经过的行人都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步履匆匆,出租车的空调嘶嘶地冒着热气。也许这随着暖气流走的每一分钱阿勇要用来给尚在呀呀学语的孩子买牛奶,给老母亲买一点小菜。忽地,心底有些发酸,这一刻,如果手上有一块写有“椒江”的牌子,我定会站在车前帮忙举着。都是为了生活,为了生活的甘甜总得尝点丝丝的苦味吧。
郑 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