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信

“画” 中秋

发布日期:2010-09-25 来源: 浏览次数:3844 次

“画” 中秋

又是一年中秋近,月到中秋分外明。 
中秋,这个在中国与春节齐名等重的节日,早已融入千家万户。古时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中秋,离不开皓月,夜色,相思之情。古代的文人学士,每逢中秋,赏月祭拜,睹物生情。或恬静,或温柔,或抑郁,或道一声离别人的惆怅。李白的一首《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杜甫的《八月十五夜月》中的“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道出归心似箭的急切。苏轼的《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寄予淡淡的忧伤;白居易的一句“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让人流连和遐思;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道出他在中秋之夜内心的丝丝不平。近代朱自清先生的 《荷塘月色》更是家喻户晓,道出了作者在恬静的月夜其内心淡淡的哀愁。
“举头望明月,明月如故人。”“明月清凉难入眠,思乡忆友至天明。”无论生活在哪个年代,我们习惯了在中秋佳节,倍思亲。中秋之月普照大地,淡淡的月光给人安慰,月圆寄情,在中秋月夜,人们充满了对故乡,对亲人,对友人的思念和祈福。“月是故乡明,情系故乡心。”“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中秋之夜,月或明亮而朗润,或藏于云海之巅,清新而圣灵,是因为我们寄予了情感的温存,且是那么浓烈。月化为浓浓的相思,幻化成所有人心中的那一滴泪,那一份沉甸甸的牵挂。
“谁谓月无情,千里远相逐。” 无论远隔千里,或近在咫尺,中秋之夜,我们的心都怀有同样的梦,那就是“团圆”。 “明月入梦魇,情乃胜千金”,每逢中秋,人们期盼的是浓浓的亲情和一家子的团聚。母亲们准备各式的甜点,父亲的背影在门口久久徘徊。儿女常回家看看,或写封信,乃至一句问候,一通电话,胜过一切。尤其是对年迈的父亲们来说,中秋更是一种韵味,一份深沉的情感积累。每到中秋,当沉浸在无限的遐思中,父亲们也会泪眼迷蒙,或扬起淡淡的幸福笑容,或是历经风雨沧桑的感慨。每当那时那境地,父亲们的心,也柔成那一片月光。那样让人流连,那么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是游子们专有的思乡忆友,是老人们期盼的子女团圆;中秋,是古人对月高歌,千古传颂的思源,是现代人无论远隔重阳,或万里传音或千里迢迢共相会的佳节。在中秋佳节,让我们道一声珍重,把平日里的辛劳和是非,全部清空,脑海里只留下思念,只储存温馨的记忆;在中秋之夜,让我们手托相思,高歌一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同把对明天的美好祈福,祝愿身边所有的亲朋好友,一生幸福,永远安居乐业。 

陈  莹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