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书 |
发布日期:2011-02-18 |
来源:
|
浏览次数:3830 次 |
|
读 书
一位西方教育家说过:“你从父母那里学到爱、学到笑、学到怎样走路,可是一打开课本,你发现你有了翅膀。”
儿子打小时我就对他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并告诫他不但好读书,还要读好书。儿子听话,读书倒也刻苦认真。很小的时侯他看我们给他买的课外书,稍大懂事了,他便会挑选一些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来充实自己。而我自打工作后,忙于结婚生子等家庭琐事中,根本无暇看书,就连以前学过的知识都也差不多相忘怠尽了。人到中年,突然觉得自己所学的所知的都是那么的匮乏,有些感想感悟想要记录下来却无从落笔,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听到我这样的感叹,儿子说:“妈妈,有空看看书吧。”并从自己的书柜里精心挑选一本《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这是一本香港母亲和18岁的德国儿子的书信交流,他们生活在各自的国家,中西文化的差异让他们互不认同,为了改善母子关系,约定通过书信交流使母子间加深了了解,感情更加深厚。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自己两个孩子的家信摘编,时间久远,具体的内容已散乱模糊,但其主要思想倒也与《亲爱的安德烈》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谈心交流的方式,即象良师又是益友,对孩子提出一些意见与建议,而字里行间又满溢亲情与关爱。
我想,懂事的儿子给我看这本书自有他的深意。书中的内容看似简单却包含了中西方国家的政治、社交、地理、文化、母亲的关爱和年轻人的迷茫和追求,中间还穿插好多英文,真要啃进去还是有些吃力的。加上长时间没捧书本,才看了几页就头昏眼花,每一个文字都变成了催眠曲的音符,每天也就只能看一封信,惭愧啊。和儿子谈了自己的苦恼,儿子给我吃宽心丸,他鼓励我说:“看第一本书时你会很累也会有很多不懂,会很慢,看第二本书时你会稍微能接受,到第三本书时看的速度就会快起来,这是知识在增长.妈妈,只要你一直看书,就不会觉得累,知识是靠积累的,慢慢地,你就会喜爱上它的。”并和我就书中的内容,结合他遇到的事情分析给我听,我也会把自己的心得与他交流。看着分析得头头是道的儿子,我欣喜地感觉到:孩子是用心在读书的,在眼,在心,并把道理融汇于事。他在成长,生机勃勃。
而我这个做母亲的自然不能太落后,我从读书交流中总结出了两大好处:其一,读书能增长自己的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其二,也是最重要的,和儿子之间有了交流的平台,增加彼此沟通感情的机会。都说孩子长大了便有了代沟,其实,孩子是很渴望与大人交流的,那种交流是建立在平等、互愿、亲切而又随意的基础上的。就象那一封封家书,透着一纸的温暖,料是谁也无法拒绝的,并且能感染于世。
徐建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