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官方微信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读后感

发布日期:2011-07-25 来源: 浏览次数:3563 次

实践、群众、修养

——读《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后感

1939年在抗日战争进入重要阶段的关键时刻,时任中共中央原局书记的刘少奇同志在延安马列学院作了著名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讲演,极大的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集中对共产党员为什么进行修养、党内各种错误思想倾向和来源、怎样搞好修养和锻炼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党内斗争等作了系统的论述,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充分结合中国革命实践的重要理论成果。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的喜庆日子,中国也从抗日战争转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建和谐家园的历史崭新时期,时代不同、环境不同,在这样的一个全新的背景之下,重温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修养》,令人感慨几许、触动颇多。

1939年那时的我们既要面对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又要处理革命统一战线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可谓暗流涌动、问题迭出。我们需要依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政权。而如今,和平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的主题,中国也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向全世界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崛起画卷,几十年的时代变迁,沧海变桑田,那时的理论是否已经过时?答案是坚定之否定。通读全文,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浅入深出、娓娓而来的分析,无不散发出强大的理论魅力。

读此书,始终有两种最深切的体会萦绕脑中:

其一,立足于实践。我自认为这是贯通全文的一条主线和创造一切理论的源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这是我们党坚持了九十年的重要传统,从“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出政权”到“摸着石头过河”、“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一切重要的被实践检验或正在被检验正确了的理论皆来自丰富的实践,这也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困难和挑战的唯一法宝。从成立之初的几十名党员到拥有八千多万党员(堪比一个德国),我们的党凝聚了广泛的民心和民意,创造了任何一个政党都不可能实现的奇迹,这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代表了广大人民的利益,靠的是从实践摸索出来的一套治党、管党的有效办法。这充分证明了实践的重要性,扩展开来讲实践对于任何工作和个人发展同样重要,《孟子》有句话“人皆可以为尧舜”,这不是夸大主观主义的作用,而是教导我们必须志存高远,充满信心,这是前提,只有保持这样的一颗赤子之心,动力和毅力的问题才会得到解决。诚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我们必须通过脚踏实地的去付诸实践,事实求是,在工作中决不要拒绝做小事情,因为大事情就是由小事情积成的,抛弃一切不必要的自暴自弃和畏葸不前,杜绝“庸人”、“朽木”,不惧怕任何失败和挫折,对于随时可能出现的难题和挑战,绝不妄自菲薄、怨天自艾。相信实践的力量,勇于实践的那头的就是光明和成功,我们干事创业都要从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中汲取勇气和力量。《孟子》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二)立足于群众。这是刘少奇同志告诉我们提高共产党员修养的有效办法,和其他唯心主义的脱离群众的修养方法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并列举了党内个人主义、英雄主义、风头主义等各种错误思想意识的来源,并告诉我们消灭这些错误的思想意识的重要方法便是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我们个人不能孤立的存活于世上,需要朋友间的相互帮助、批评和指正。在前几日开展的党性分析活动时,我就针对个人存在的问题提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让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用在不断减弱,没有时间和场合,甚至于提供了时间和场合却让批评和自我批评走过场,流于形式,大家都不愿意去揭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或者是通过批评或自我批评发现了某些问题和不足,却不求改正和消除,同样的问题次次提、年年讲,就演变成了老生常谈、见怪不怪、碌碌无为。所以说刘少奇同志60多年前所说的这些道理到今天还有着非常严峻的现实意义。没有问题、没有不足,我们常常就会失去奋斗的方向和前进的推力,甘于现状、不思进取,最终的后果就是危害个人和个人为之工作和服务的组织。

另一方面,立足群众要求我们要学会博爱。“无产阶级不能只是自己解放自己,它必须争取一切劳动人民的解放,争取自己民族的解放,争取人类的解放,才能实现自己的彻底解放”。它的对立面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过分的计较个人的利益就会导致患得患失、假公肥私,在讲到待遇、享受时总企图超越别人,在讲究贡献和能力时却试图逃避、模棱两可。刘少奇同志的精辟论断的现实意义之一就是要求主动对照这些站在群众对立面的典型表现,自警自省,未雨绸缪。

掩卷沉思,著于六十多年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其中刻画的正面和反面形象之于今天同样栩栩如生、入木三分。而我领悟到的实践、群众、修养三者之间也应该是相互统一和联系的:在实践中改造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在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把握党性修养的正确方向;党性修养的提高应该通过实践来能动的创造生活影响周围。做一个理想信念上的“明白人”,道德品质上的“高尚人”,生活作风上的“清白人”。

曹恩林



友情链接
Baidu
map